close

潰瘍性結腸炎vs克隆氏結腸炎發生的症狀,初期非常的類似,很難判斷。
女兒才3歲就發生如下的症狀而被醫生診斷疑似上述二種其中一種結腸炎,目前還無法確認。目前的診斷證明書上列為『黑便』。
發生的過程:
一、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,期間內不定時的喊肚子痛,但又馬上活蹦亂跳的。
二、感冒約一個月左右一直無法全癒,期間轉換過幾家診所,有一次在幼稚園又喊肚子痛,且有發燒症狀,小兒醫生告知為『腸病毒』,並開立腸病毒藥品,當服用第三天此位醫生又告知為一般感冒....真得很奇怪,說法不一,接著當天糞便就出現血便及黏液。
三、帶著血便及黏液又到另一間小兒診所就診,醫生無法明確告知到底發生什麼事,要我們回家觀察是否為宿便的關係,導致肛門口微血管撕裂所致。接著,一個禮拜過去根本沒有好,只到趕到大醫院去,除了做指診判斷裡面有發炎外,並做了抽血及大腸鏡檢查。醫生排除細感染,診斷疑似潰瘍性結腸炎。
四、這麼重大的疾病,當然小心防範,期間的腸病毒我們就認為是誤診而亂吃到藥物所致,因為上網查了許多的類似資料,資料大部分皆顯示此疾病好發在外國人士,且年紀約在20歲以上。
五、大醫院醫生原本要開立類固醇,並告和使用後的後遺症,我跟老公認為在沒有確診前就使用類固醇藥物,拒絕掉了,最後開了抗發炎藥及阿德比乳酸菌,要我們讓小孩服用抗發炎藥約二、三年。因為做一次大腸鏡無法就明確的判斷,希望能再做一次,以便確診,但做大腸鏡這種侵入性的檢查,說實在的真的對小孩身體很傷,個人覺得也很殘忍。
六、西藥長期的服用總是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,如傷害腎臟。我大膽的在六個月停掉抗發炎藥物。此期間讓小孩就吃蔬菜、水果,煮食皆以好的橄欖油做為酌料,並維持乳酸菌及益生菌的補充,讓腸道增加好菌,小孩也就沒有再出現血便及黏液的情況。
七、前一年飲食非常的小心,尤其是容易造成過敏的乳製品、巧克力、可可、汽泡的飲料皆禁止。
※:停藥有可能是不智之舉,但由於無法相信所謂的專業,誤診的情形發生太多,個人認為也該用用常識來做判斷,不要照單全收。
※:其間當然有找過幾家大醫院,雖然大家都沒有辦法明確告知就是潰瘍性結腸炎/克隆氏結腸炎,當然藥物就不該一直服用下去,再者台大醫生也另外提到,小孩還在成長,會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調適適應環境,不像大人定型無法改變;更甚至提供小孩如果過了半年沒有症狀再出現,應感謝佛祖保佑。感謝佛祖保佑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妮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